关注全球与当地的与LGBTQ相关的健康福祉新闻。
平等视角是一系列具有重要性、及时性和国际性的关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和双性人新闻、故事和事件合集, 旨在促进性和性别平等,同时突出健康、反暴力、文化、法律和人权等主题。
联合国关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其家人健康的最近新闻
联合国大会第94届会议讨论了《联合国艾滋病承诺宣言》的实施进展情况。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在终结艾滋病方面,人们的进步仍然“脆弱而不平衡”。
来自斯洛伐克的联合国大会主席米罗斯拉夫·莱恰克(Miroslav Lajčák)敦促人们采取更多行动。他指出:
“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需要心怀希望,但却不能因此洋洋自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版的 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ICD是我们辨别健康趋势的基础,也是全世界卫生工作者的通用语言。
在新版ICD中,“跨性别主义”以及性别认同的相关问题不再归类于精神疾病。该版本引入了“性别不符”这一新概念,将其归类为一种“性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的莱尔·赛(Lale Say)博士解释道,这些改变将减轻跨性别者背负的污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Michel Sidibé)表示这一改变将使跨性别者获得更多的卫生健康服务。
在妇女地位委员会召开会议期间,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推出了最新版的《性教育技术指南》。
新的指南倡导年轻人的健康、福祉和尊重。这份纲要阐释了教育对于预防早孕、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办事处在今年七月发布了指南的中文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沈海屏指出:
“如果我们要保护青少年的健康,那么就必须密切关注性教育。因此,为青少年提供性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民间社会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协商之后,UNAIDS扩展并再次发布了关键人群地图。这份地图是一个可视化的工具,提供了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最新数据,包括全世界的男同性恋、其他发生男男性行为的男性、跨性别者、性工作者、注射毒品者、监狱犯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在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上,UNAIDS和来自巴西、印度、马拉维以及HIV感染者全球工作网(GNP+)的代表讨论了对抗污名和歧视对终结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性。UNAIDS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道:
“如果我们无法消除结构性障碍,如果我们不改变政策或者不制定更有利的法律,我们便无法真正触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有零歧视才能帮助我们终结艾滋病流行。这不仅是一个愿景,更是一项义务。”
UNAIDS启动了一项名为“尊重和尊严”的新宣传活动,旨在敦促人们建设健康繁荣的社区。活动的主旨是只有个人以有尊严的方式得到尊重和对待,他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身、来自的国家和性取向而被品头论足;如果人们不会因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份而被定义;如果人们获得尊严和尊重,那么他们就会乐于寻求健康服务并针对艾滋病进行自我保护。
这次宣传活动包括一个视频互动网站和一个信息板。在信息板上,人们可以分享他们对于“尊重和尊严”的看法。
在北京,两位UNAIDS亲善大使和北京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公开对话,讨论通过抗击歧视来终结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性。电影明星和人道主义者黄晓明是UNAIDS中国亲善大使,他回忆了自己成为UNAIDS亲善大使的背景并且说明了需要消除歧视的原因。他表示:“我相信对于每个人,选择善良都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选择善良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有清醒客观的头脑,坚持正直和诚实。”巴拿马第一夫人洛雷娜·卡斯蒂略·瓦雷拉(Lorena Castillo de Varela)是UNAIDS拉丁美洲亲善大使。她呼吁学生们将反歧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即使只是一个对你来说微不足道的微笑,也可能让一个陌生人感到温暖,感到自己不再被歧视和孤立。”
UNAIDS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访问中国期间,应中国第一夫人夫人彭丽媛女士的邀请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对终结艾滋病流行所做的贡献。西迪贝先生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共同参观了西昌学院,并就大学如何作出努力,让学生参与社区的艾滋病预防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艾滋病和健康的国际会议及研究进展
“全球卫生50/50”这一新倡议公布了140个大型全球卫生机构中的性别响应程度首期报告。该报告考察了各组织的性别政策和实践,以几个关键领域为基础(如在数据收集中使用性别的方式,工作场所的性别平等)对这些组织进行评分。
古特马赫-柳叶刀委员会是全球卫生、发展和人权专家的合作组织。该委员会出版了一份新报告,提出了“积极、进步和科学的议程”,以提高全世界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水平。
除了避孕、艾滋病和母婴看护之外,报告还考察了性与生殖健康权利中易被忽视的组成,包括全面的性教育、堕胎、癌症、不孕不育以及基于性别的暴力。这份报告着重强调了具体群体的需求,包括不同性取向和不同性别认同的群体。
APCOM(亚太男性性健康联盟)、亚太男同性恋和跨性别健康人权网络以及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的权威部门共同发布了一份有关男同性恋和双性恋性生活以及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以此帮助各地区在解决艾滋病问题时应对社区需求。
到2020年,亚洲超过一半的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将是男同性恋、双性恋或其他发生男男性行为的男性。既往研究表明,艾滋病教育匮乏和无安全套性行为使青年成为艾滋病病毒易感人群。这份新调查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15岁到24岁年轻男性的需求。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在全世界许多人举行“骄傲”游行时,U=U宣传活动(持续检测不到=不具传染力)也告诉人们持续无法检测出病毒裁量的HIV阳性患者无法传播艾滋病。新西兰艾滋病基金发布了一个诙谐的视频来传播这一信息。
菲律宾卫生部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其中2017年菲律宾就有超过11,000病毒。与上年相比,新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了20%。数据显示,这些新感染者中97%是男性,其中87%是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发生男男性行为的男性。
在这场危机中,杜特蒂总统由于他的公开言论遭到炮轰。他声称人们不应使用安全套因为其“不会带来快感”。菲律宾人口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声明,回应称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更受青睐的手段。
多铎·杜雷(Dodo Dulay)在为《马尼拉时报》撰写的文章中表示应修订2012年的《父母责任和生殖健康法案》,允许18岁以下的青年人购买安全套,减少艾滋病流行。
巴布亚新几内亚公布了第一份针对关键人群的全面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跨性别者、性工作者、男同性恋和其他有过男男性行为的男性。调查显示出这些群体往往不会寻求健康服务或进行艾滋病检测。这份调查将用于敦促人们提供更好的艾滋病防治服务,并且出台更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
肯尼亚报纸《旗帜报》发表文章,称同性恋恐惧和对LGBT人群的歧视仍阻碍肯尼亚终结艾滋病流行。
在利比里亚,LGBT群体称当地的卫生工作者认为他们是“利比里亚文化的异端”,因此LGBT群体无法获得基本治疗。
南非的研究员发现,尽管一般综合性医疗环境对男同性恋和其他有过男男性行为的男性有污名和歧视的行为,但是为这些男性量身打造的医疗服务效果颇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可以获得这些特殊项目的帮助,便能接受良好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研究员呼吁推广这些特殊服务。
中国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男同性恋和其他发生男男性行为的男性若是亲密伴侣暴力(IPV)的受害者,则更加可能感染艾滋病。研究员总结称,艾滋病预防应筛选这些暴力行为,并提供艾滋病暴露前预防(PrEP)服务,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不丹的一份新研究指出,许多卫生工作者在和病人谈论性取向时感到局促,原因在于许多卫生工作者无法理解跨性别者和男同性恋的相关问题。而越不了解这些问题的人也更容易产生恐同情绪,更害怕艾滋病感染。公共健康顾问德臣·王莫(Dechen Wangmo)敦促提供更多性教育,提高性健康意识,并针对艾滋病和男性性健康加大培训力度。
菲律宾的主要社区组织共同努力,组织“这就是我:勇敢而自由”的活动,在国内10个地区举办免费而保密的艾滋病检测日活动。组织者希望该活动可以为青年、跨性别女性、男同性恋和其他有过男男性行为的男性赋权,“采取行动”来管理他们的性健康。
英国的一份最新研究表明,在某种程度上,隐藏性取向的男性更易感染艾滋病。这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挑选未出柜的伴侣,并认为自己没有处于风险之中。研究员指出,由于无法接触到为身份已公开的男同性恋和双性恋设计的宣传和预防活动应为未出柜的男同性恋提供符合其特点的预防宣传活动,因为他们。
亚洲研究人员探讨了如何使用社交媒体来增加艾滋病检测的新方法,其目标人群包括男同性恋、双性恋、年轻人和跨性别者。交友应用软件Grindr宣布开始提供一可选服务,提醒使用者进行艾滋病检测,并帮助他们找到就近的诊所。
平等视角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合作制作,英文版每月发布两次,中文版不定期推送。